校内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8]25号)、《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工作方案的通知》(辽教电[2019]3号)、《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立即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辽教办电[2019]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有效落实寒假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切实做好寒假期间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校园安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寒假期间安全工作,以对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严格按照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层层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要在寒假前和开学前,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单位内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燃气安全、用电安全、校舍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及饮用水安全、传染病防控、特种设备安全及校园周边治理等领域的安全隐患系统排查,深入细致,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排查,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明确责任措施,并在本单位范围内立即落实整改。对整改不了的隐患问题,要及时上报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问题,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制定整改方案措施,限期整改。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各相关单位要对学生公寓、食堂餐厅、教室、办公室、实验实训场所、图书馆、高层建筑等人员密集场所,变电所、物资仓库、网络中心机房、校园施工现场、电线网路、水电气设施等重点部位,电梯、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查找突出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预防。重点检查消防设备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等是否完好、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是否畅通,是否存在违规使用电暖气、“小太阳”、“热得快”、电炉子等大功率电器、随意安接插座、拖拉电线、增加用电设备、超负荷用电现象严重等问题,学生宿舍违规使用电热毯,夜间使用蜡烛照明问题。严禁学生在宿舍内私拉电线,严禁使用“小太阳”、“热得快”、电吹风、电夹板、电热锅、电热杯等违规用电器以及其他质量不合格的电器。
(二)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
各单位要深刻吸取北京交通大学发生的实验室爆燃事件教训,针对实验室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开展实验室、实验实训基地、实验研究场所及实验用品仓库等重点场所的专项隐患排查整治。各实验场所要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和责任体系,落实实验室自查互查制度,涉及安全隐患的设备(如大型仪器、高温、高速、高压等)要有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性实验要有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并明示;要制定危险实验指导书,内容上墙或便于取阅,严格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要注意用电安全,电容量、插头插座与用电设备功率需匹配,电源插座须固定,禁止多个接线板串接供电,插座、插头、插排须为国家质量认证的合格产品。寒假期间有实验任务的实验室,要将实验时间、地点、内容、人员、负责老师、预案等上报学院,各学院汇总后报校园建设与后勤管理处综合管理科和保卫处治安科,实验期间,负责指导的老师须在场。
(三)开展易燃易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气体钢瓶安全检查
存放、使用和管理易燃易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气体钢瓶的单位,要对照有关规范标准,开展采购、储存、使用、废弃物处置等的专项检查。要建立危险化学品使用台账,摸清危险化学品底数,对种类不同的危险化学品要分类、定量存放;化学品包装物上要有符合规定的化学品相关信息标签;易燃易爆易制毒品(如金属钠、金属镁、氧气、氢气、硝铵类化学品等)要规范安全管理,严格做到分类存放、专人保管,做好领取、使用、处置记录;实验室内气体钢瓶要按规范有序存放,严禁随意大量堆放,要控制在最小需求量,不得放在走廊、大厅等公共场所,空瓶与实瓶要分开存放,气体钢瓶要有使用登记台账,并在使用年限内定期进行检测。
(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重点检查电梯、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和完善、是否按规定时间进行维保、是否按规定日期检验并查验是否合格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五)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各单位要在师生离校前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结合冬季寒假易发安全事故的规律和特点,要针对寒假和春节期间学生外出活动较多的现象,切实教育学生外出时需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要教育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质量合格的烟花爆竹产品;要加强学生安全用水、用电及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教育,外出前,要确保室内断水、断电、断气,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要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更不要去网吧上网;要加强对学生的冰上行走和运动等行为的安全教育,防止发生滑冰溺水的安全事故;要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因暴饮暴食引发胃肠疾病;要加强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教育,防止校园贷、套路贷、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不良金融风险和人身安全事故。要加强留校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重点关注宿舍违章用电问题,要开展不间断、经常性的检查。
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雨雪冰冻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及时掌握气象变化信息,及时针对不同气象灾害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特别要注意冻雨、大雪及雪后路面结冰对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的影响;要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提示校车驾驶人员严格按照雪、雾天气安全驾驶要求行车,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六)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
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不同学科特点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制定应急预案,熟悉处置流程,加强演练,切实做好应急准备,须按要求配备应急喷淋、急救药箱、消防灭火器、个人防护用品等应急设备设施。对于紧急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救治,负责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科学决策,妥善处置。
各单位要做好假期值班安排,遵守值班纪律,主要领导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遇有重要紧急情况,要快速反应,稳妥处置,并上报学校主管部门。
三、工作要求
请各单位于1月18日下班前将本单位的寒假安全工作部署情况通过OA报送至校园建设与后勤管理处赵明月及保卫处牟大伟。学校综合治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组成检查组进行复查。
党政办公室 保卫处 校园建设与后勤管理处